4.22.2008

不瑞得村的故事.外傳

我一直不喜歡基於隱喻和類比的溝通,尤其是整段話都是隱喻和類比完全不佐以直敘的那種,尤其是類比明明不倫還理直氣壯的那種。我相信隱喻和類比不會比平鋪直述更具有說明力,而且容易使得彼此自己以為有默契聊得很開其實是雞同鴨講。我覺得拈花微笑等著對方頓悟,如果不是源自於愚蠢的溝通習慣,就是基於沒誠意的溝通態度。

不過,我昨天就做了這件我自己不喜歡的事——不瑞得村的故事獨立來看就是一個影射萬人考大學行動而不伴隨任何白話說明的類比。

打類比是當一個人在主張自己認同的價值觀的時候常用的方法。當我想要說服某人在A這個情形下她不該作某件事B,我可以打一個類比X,使得對方同意1.在X的情況下自己有理由不作Y這件事,而且2.類似的理由也會使得自己在A之下不該做B。然而,一個類比要是有效的,至少它得提供在現實情境下合用的行為理由。要提供在現實情境下合用的行為理由,一個類比裡設定的情境必須在那些重要的面向上和現實相似。這一點不瑞得村的故事顯然沒有做到,例如說,要判斷由民眾發起的反制大學活動是不是合理,稅收是不是大學的資金來源之一就是一件必須考慮的事。如果大學自給自足,便應當受到自由市場保護,而如果大學用了納稅人的錢,就得向民眾負責。而這個重要的元素在故事裡沒有交代,所以不瑞得村的故事,作為一個用來協助判斷萬人考大學行動的正當性的類比情境,不是適當的。雖然我當初只是覺得有趣就寫了,並沒有類比的意圖,但是脈絡顯然有誤導之嫌。

不瑞得村的故事用來開開玩笑足矣,要說明萬人考大學這件事哪裡不對勁,白話和理據依然是唯一王道,如同我在該文裡提到的,要知道萬人考大學是不是一件既蠢又霸道的事情,酥餅駱明慶提供的理由會比簡化的故事好得多。



本文最初發表於我的舊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