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10

問美國哲學家什麼是分析哲學

忽然想到,很快地記一下:

老讀者應該都記得,我在「分析哲學在幹嘛?」這篇文章裡主張分析哲學就是在做概念分析。我相信這個主張就算不是完全正確,至少也是對於新手來說方便的,因為在我眼裡概念分析確實是把分析哲學和其它哲學、其它學科區分開來的重要且具體的特色。

Walter還在台灣的時候,有一次我問他,若你在美國問哲學系的教授分析哲學是什麼,有多少人會回答分析哲學就是概念分析。

大概一半,他說,雖然他自己並不認同這個說法。

12.23.2010

筆記本開賣

很久以前有一些人在問哪裡可以買到我做的雜糧筆記本。最近論文寫煩了乾脆弄了個站開始營業,歡迎捧場。

12.22.2010

思辨Online:2011寒假哲學堂


思辨Online
2011寒假哲學堂

這次的活動可以說是先前仰山學堂的續集,維持相同的基本精神。唯這次我們將專注於網路與分析哲學,討論網路上的分析哲學,以及分析哲學帶來的訓練與思維技巧如何能讓我們在當今溝通的最大載體:網路上建立理性和有效的討論與意見交換。

此外,不管是過去的仰山學堂還是今後的活動,我們都盡量尋找受過哲學訓練的學生擔任講師,除了學生有價格便宜、行程安排容易、容易跟學員打成一片並激勵討論等優點之外,我們也希望藉此培養未來哲學普及和批判思考的推廣人才。


資訊
時間:2011年一月25號、26號(星期二、三)
地點:仰山空間三樓教室(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六街68巷47號三樓、交通資訊
對象:高中、大專生共24人
費用:四百塊(含食宿、講義、保險)

承辦:哲學哲學雞蛋糕
協辦: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課程
哲學大逃殺1、哲學大逃殺2
╱Kris(哲學哲學雞蛋糕老闆、中正哲研所碩士班)
哲學大逃殺是Kris獨創的哲學思辯遊戲。在哲學大逃殺中,每個學員提供兩個和哲學有關的問題,主持人將問題洗牌之後隨機發給每個人,接著學員輪流分享抽到的問題和自己對於問題的回答,並進行開放討論。主持人會即時紀錄整理發言者的論點並投影在布幕上,讓大家隨時都知道目前討論的進度和內容。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哲學大逃殺能促使大家試圖思考和論哲學問題,並了解哲學家是如何分析問題、進行推論以及評估回答和論證的有效性。此外,哲學大逃殺也讓學員更熱絡,並且提早進入吸收和思考哲學論點的最佳狀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哲學大逃殺安排在活動開始之時。
哲學大逃殺在之前活動中實行的效果顯著,激發了許多討論和思考(詳見2010寒假仰山學堂哲學大逃殺會議記錄2010暑假仰山學堂大逃殺會議記錄),我們期待這次的哲學大逃殺也能讓大家有深刻的哲學思維體驗。

鄉民邏輯:如何進行深度清晰的網路討論
╱頌(中正哲研所博士班)
頌是中正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PTT資深鄉民。在這門課裡,頌將分析BBS作為溝通平台的特徵以及重要性,並分享他自經驗中歸納,以及從哲學訓練裡獲得的網路討論技巧與策略,包括理解、構作論證、檢查論證、分析的條理,以及字詞使用的嚴格性。 網路是當今公民意見交換的重要平台,提昇網路討論的素質,將協助大家做出正確的公共決策。

哲學閒聊
╱杜蕙伶(中正哲學系)、John(中正哲研所碩士班)、未定、未定
在哲學閒聊中,學員被分成四個小組,每組由一個哲學系學生帶領進行關於當天上課內容或者其它哲學相關問題的討論。

寫一個分析哲學口味的部落格
╱Kris
如果你是哲學系學生,你該如何在部落格上向陌生人介紹自己學到的東西?如果你不是哲學系學生,你可以如何使用分析哲學技巧讓自己的部落格討論更清晰?當你是部落客,或當你是讀者,你該如何讓自己在部落格平台的網路討論中有所貢獻?在這門課裡,「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將親自傳授清晰表達、網路應對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建立有效率和建設性的網路討論的方法。

一種非形式謬誤:丐題
╱John(中正哲研所碩士班)
丐題(begging the question)是一種常見的論述謬誤,簡單地說,當我們指責一個人丐題,我們通常是在說這個人在論證中不合理地預設了自己要證明的結論。然而,如何才算是「不合理地」預設了自己要證明的結論,則是專注於非形式謬誤的哲學家們爭論的議題。在這門課裡,講師將介紹Walter Sinnott-Armstrong等人對丐題給出的理論,並比較和討論其優劣。我們期望藉由這門課,以丐題為例,讓學員理解哲學家是如何看待謬誤,並嘗試使用哲學工具對於我們遵守的討論規則進行分析和批評。


時間表
1/25
12:00 報到
13:00 序、哲學大逃殺1 ╱Kris
15:30 休息與討論
16:00 丐題╱John
18:00 晚餐
19:00 哲學閒聊╱安萍、John
21:00 自由活動、睡覺


1/26
08:00 早餐
10:00 寫一個分析哲學口味的部落格╱Kris
12:00 午餐
13:00 鄉民邏輯╱頌
15:00 休息與討論
15:30 哲學大逃殺2、結尾╱Kris
18:00 晚餐、回家


報名

報名截止啦!

12.21.2010

2011寒假哲學營計劃書

在這裡,你可以在裡面看到這次的課程資料。

另外,這幾天會開放報名,屆時我會在這個部落格公告。 update:已經開放報名了,在這裡

12.04.2010

四個不合直覺的推論

我想應該有些人客會喜歡,去挑戰看看吧,在這裡

12.03.2010

幸福購買力

概要:一份工作的收入無法單獨決定你為了爭取這份工作付出的心血是否值得,因為收入能帶給你多少福祉,取決於你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因此,要是某個科系的訓練能培養知足的人生觀和有趣又便宜的嗜好,就算這個科系的出路沒有其它科系好,它訓練出來的學生也不見得平均而言比較不幸福。除了校系畢業生的平均收入之外,我認為我們也應該弄個方法知道校系畢業生的平均幸福購買力,如此一來,考生在選擇校系時,才有比較完整的參考資訊。

(我在這篇文章前面加上這段概要,因為我寫完文章之後發現我在一些很顯而易見的論述上花了很多篇幅,對於一些讀者而言,這些篇幅可能不必要。因此,我把文章重點整理在這第一個段落,讓你們可以決定是否要繼續讀下去。可以的話請告訴我你對這種作法的看法:它有沒有幫助?它是否必要?你是否同意我在大部分文章前加上概要?)


除了興趣和花費之外,考生最常用來衡量是否要進入一個大學校系的指標,我相信,就是這個校系的文憑能讓自己賺多少錢。在一些(很多!)情況下,這個指標甚至凌駕興趣以及自主性(當學生是基於師長的期待或權力脅迫做出選擇的時候)。

平心而論,我同意能賺多少錢是人在選擇人生道路時的重要參考,因為在這個分工的時代,通貨真的可以換到很多東西。然而,我並不認為能賺多少錢是人在選擇大學校系時唯一的重要參考,我甚至不認為那足以成為一個支持你選擇某個或某些校系的理由。

錢並不是越多越好,除非你是為錢而賺錢的人,否則錢能夠為你買到的幸福會隨邊際效應遞減,最後甚至可能使得你為了賺錢而在學位和社會中的投資成為不划算的(即:與其過去花這麼多心力讓自己現在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在仔細思量之後,你會寧可過去花少一點心思,讓自己現在賺到雖然少一點但足夠使用的錢)。

換句話說,對於即將做出人生抉擇的你來說,如果錢足以成為你的考慮因素,那是因為錢能幫你買到想要的東西,增加福祉。當付出額外份量的努力賺了錢,但是這些多出來的錢卻無法帶來相應份量的福祉,你就賠了。所以,在任何人將能賺多少錢當成衡量人生選項的資料時,他都必須考慮一個問題:要達到自己想要的福祉,或者幸福人生,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不切實際,因為它幾乎不可能回答:誰有辦法真的算出來,二十年之後讓自己滿意的生活需要多少錢,而哪些校系讓你真的賺到這些錢的期望值又是多少?

我同意這個批評,然而我認為這並不代表這個問題在我們討論的議題上毫無意義,因為這個問題提醒我們錢要放在增加人生福祉的脈絡中理解才有意義,而當我們考慮多少錢能夠增加多少福祉,我們就會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個固定數目的錢能帶給一個人多大的幸福,取決於這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換句話說,要增加福祉,賺錢不是唯一方法,另一個你可以做的事情是改變價值觀或生活態度。當然,這並不是建議你節儉和清心寡慾,而是在提醒你:有很多嗜好和生活風格其實比你印象中還要有趣,而且它們都很省錢。

在學術和藝文圈裡有很多人的主張其實標榜這種想法,只不過他們更激進。他們不會說研究文學、哲學跟買遊艇、上酒店狂歡一樣有趣,而且更省錢,他們說的是前者比後者更有深度和智慧,要是你選擇後者而非前者,你是沒品味和深度的笨蛋

我強烈懷疑這種想法其實源自於賺得沒比別人多的自卑,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學系的訓練確實有助於培養物質需求不高的價值觀,例如哲學系和文學系。這些系的畢業生賺的錢平均而言不會比別人多,但我相信,給定相同的收入,這些系的學生可以活得比別人開心,因為他們對幸福的購買力比較強。

對於一個在意自己的人生是否幸福的人來說,大學的訓練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它一大部分決定了你以後能賺多少錢,而且是因為它形塑你的價值觀,而你的價值觀決定你能用固定金額的錢換取多少幸福。

在系所出路獨享大部分社會注意力的時候,我認為我們應該也要想辦法知道各種系所培養的學生購買幸福的能力如何。這或許可以藉由對畢業生做的追蹤調查來達成:知道這些人的收入和他們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度之後,我們就可以計算,哪個系的學生最善於將錢變成幸福。不知道幸福的購買力,你就不知道自己賺的錢可以買到多少快樂,因此,如果你認為出路是選擇大學校系的重要考量,你也應該對這些校系培養的幸福的購買力給予同等份量的關注。